课 程 名 称: 多媒体技术
年 级:2006级
教 材:李小平,赵丰年,王正宏,徐建强,《多媒体技术》
其它教学资料:李小平,刘玉树,《多媒体通信技术》;李小平,曲大成《多媒体网络通信》;赵丰年《网页制作教程》(第3版)
开 课 学 期:2007 ~2008 学年第 二 学期
周次日期 | 章节内容提要 | 自学重点、难点 | 自学学时 | 活动/作业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第 1 周 自 2 月 25 日 至 3 月 2 日 |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 1、媒体和多媒体;2、媒体的分类;3、多媒体技术及其特点;4、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;5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| 重点: 媒体的分类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 难点: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 | 4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。 (2)在网上讨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,提出希望能通过这门课程掌握的知识点。 (3)完成网上章单元测试。 |
第 2 周 自 3 月 3 日 至 3 月 9 日 | 第二章 多媒体设备 1、MPC的基本概念;2、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设备;3、多媒体设备接口;4、半导体存储器;5、激光存储器的标准;6、多媒体扩展设备 | 重点: MPC的概念及主要特征,MPC基本设备的组成 显示适配器的主要功能、结构 CRT显示器的原理,点距、扫描频率的概念 声卡的主要功能、结构 多媒体设备接口的种类 激光存储器的标准:CD-DA、CD-ROM、CD-ROM/XA、ISO9660 难点: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激光存储器的标准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。 (2)上网了解计算机硬件,尤其是多媒体硬件的发展,推荐中关村在线网站:http://www.zol.com.cn |
第 3 周 自 3 月 10日 至 3 月 16 日 | 第二章 多媒体设备 1、MPC的基本概念;2、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设备;3、多媒体设备接口;4、半导体存储器;5、激光存储器的标准;6、多媒体扩展设备 | 重点: MPC的概念及主要特征,MPC基本设备的组成 显示适配器的主要功能、结构 CRT显示器的原理,点距、扫描频率的概念 声卡的主要功能、结构 多媒体设备接口的种类 激光存储器的标准:CD-DA、CD-ROM、CD-ROM/XA、ISO9660 难点: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激光存储器的标准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。 (2)通过课程中的虚拟实验来掌握此章各个知识点。包括观摩类:多媒体计算机组装。 在设备展示频道,查看输入设备:数码摄像机、数码照相机、扫描仪、手写板、触摸屏、话筒;输出设备:声卡/显卡、 功放机、音箱、耳机;光存储器:光盘驱动器、光盘盘片和设备接口:并行接口、USB接口、SCSI接口、IEEE1394接口、VGA接口。 (3)完成网上章单元测试。 |
第 4 周 自 3 月 17 日 至 3 月 23 日 | 第三章 多媒体软件 1、多媒体软件系统;2、文本编辑与录入软件;3、Windows“画图”的使用;4、Photoshop的使用;5、动画素材的基本处理;6、FLASH的基本操作;7、FLASH的动画制作;8、音频处理软件;9、视频处理软件;10、多媒体著作工具;11、多媒体应用工具 | 重点: 多媒体软件系统的组成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应用 难点: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应用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至Photoshop部分。 (2)通过课程中的虚拟实验来掌握此章各个知识点。包括观摩类:画图工具、录音机、MediaPlayer、WinRAR、WinZip、PhotoShop、 动手类:Photoshop。 (3)自学Photoshop。 作业:制作Photoshop图像效果,以Photoshop源文件方式提交,截止日期:4月6日 |
第 5 周 自 3 月 24 日 至 3 月 30 日 | 第三章 多媒体软件 1、多媒体软件系统;2、文本编辑与录入软件;3、Windows“画图”的使用;4、Photoshop的使用;5、动画素材的基本处理;6、FLASH的基本操作;7、FLASH的动画制作;8、音频处理软件;9、视频处理软件;10、多媒体著作工具;11、多媒体应用工具 | 重点: 动画制作软件Flash的应用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至结束。 (2)通过课程中的虚拟实验来掌握此章各个知识点。包括观摩类:Flash。 (3)自学Flash。 |
第 6 周 自 3 月 31 日 至 4 月 6 日 | 第三章 多媒体软件 1、多媒体软件系统;2、文本编辑与录入软件;3、Windows“画图”的使用;4、Photoshop的使用;5、动画素材的基本处理;6、FLASH的基本操作;7、FLASH的动画制作;8、音频处理软件;9、视频处理软件;10、多媒体著作工具;11、多媒体应用工具 | 重点: 音频处理软件GoldWave的应用 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的应用 难点: 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的应用 | 6 | 活动: (1)通过课程中的虚拟实验来掌握此章各个知识点。包括观摩类:GoldWave、Premiere。动手类:GoldWave、Premiere。 (2)自学GoldWave。 (3)自学Premiere。 (4)完成网上章单元测试。 |
第 7 周 自 4 月 7 日 至 4 月 13 日 | 第四章 多媒体压缩技术 1、压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;2、熵;3、常见冗余和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;4、赫夫曼编码;5、算术编码;6、RLE编码;7、词典编码 ;8、有损压缩编码 | 重点: 信息熵编码原理的理解和使用; 各种无损压缩编码算法的原理和使用; 各种有损压缩编码算法的原理和使用; 难点: 赫夫曼编码的原理和使用; 算术编码原理和使用 有损压缩编码原理和使用 | 6 | 活动: 学习网上课件。 |
第 8 周 自 4 月 14 日 至 4 月 20 日 | 第四章 多媒体压缩技术 1、压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;2、熵;3、常见冗余和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;4、赫夫曼编码;5、算术编码;6、RLE编码;7、词典编码 ;8、有损压缩编码 | 重点: 信息熵编码原理的理解和使用; 各种无损压缩编码算法的原理和使用; 各种有损压缩编码算法的原理和使用; 难点: 赫夫曼编码的原理和使用; 算术编码原理和使用 有损压缩编码原理和使用 | 6 | 活动: 学习网上课件。 作业: 进行算法原理研究和实例演示的大作业。以程序形式提交,截止日期5月4日。 |
第 9 周 自 4 月 21 日 至 4 月 27 日 | 第四章 多媒体压缩技术 1、压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;2、熵;3、常见冗余和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;4、赫夫曼编码;5、算术编码;6、RLE编码;7、词典编码 ;8、有损压缩编码 | 重点: 信息熵编码原理的理解和使用; 各种无损压缩编码算法的原理和使用; 各种有损压缩编码算法的原理和使用; 难点: 赫夫曼编码的原理和使用; 算术编码原理和使用 有损压缩编码原理和使用 | 6 | 活动: (1)完成上周布置的作业。 (2)完成网上章单元测试。 |
第 10 周 自 4 月 28 日 至 5 月 4 日 | 第五章 数字音频与话音编码 1、数字音频的相关概念;2、音频信号数字化;3、声音工具;4、话音编码技术与分类;5、脉冲编码调制(PCM);6、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;7、ADPCM编译码器;8、MPEG Audio编码技术;9、听觉系统的感知特性;10、MPEG Audio与感知特性;11、MPEG-1 Audio;12、MPEG-2 Audio和MPEG-2 AAC;13、MPEG-4 Audio | 重点: 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的概念及其应用; μ律压扩算法和A律压扩算法; 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(APCM)的概念; 改变量化阶大小的方法:前向自适应和后向自适应; 难点: 三种音源编译码器的原理; PCM编码原理; MPEG-1 Audio所使用的声音编码; MPEG-4 Audio标准及其编码方法。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。 (2)进入媒体品质(配赏析说明)频道,收听不同采样频率的声音;从G.711-MIDI各种播发下的声音;AC和 MP3。写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|
第 11 周 自 5 月 5 日 至 5 月 11 日 | 第五章 数字音频与话音编码 1、数字音频的相关概念;2、音频信号数字化;3、声音工具;4、话音编码技术与分类;5、脉冲编码调制(PCM);6、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;7、ADPCM编译码器;8、MPEG Audio编码技术;9、听觉系统的感知特性;10、MPEG Audio与感知特性;11、MPEG-1 Audio;12、MPEG-2 Audio和MPEG-2 AAC;13、MPEG-4 Audio | 重点: 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的概念及其应用; μ律压扩算法和A律压扩算法; 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(APCM)的概念; 改变量化阶大小的方法:前向自适应和后向自适应; 难点: 三种音源编译码器的原理; PCM编码原理; MPEG-1 Audio所使用的声音编码; MPEG-4 Audio标准及其编码方法。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。 (2)完成网上章单元测试。 |
第 12 周 自 5 月 12 日 至 5 月 18 日 | 第六章 数字图像与视频 1、图像颜色的基本概念和颜色模型;2、图像的基本属性和种类;3、JPEG压缩编码概述 ;4、JPEG的算法;5、JPEG压缩编码案例 ;6、JPEG2000;7、哈尔基函数;8、哈尔小波函数和哈尔小波变换;9、二维哈尔小波变换及方法;10、MPEG技术概述;11、数据率和帧内图像I的压缩编码算法;12、预测图像P的压缩编码算法;13、双向预测图像B的算法和MPEG Video编码技术 | 重点: 图像颜色的基本概念、颜色模型、基本属性和种类 JPEG、JPEG2000压缩编码概述 MPEG技术概述 难点: JPEG的算法 JPEG2000算法 MPEG Video的概念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。 (2)进入媒体品质(配赏析说明)频道,查看不同色彩、不同分辨率、不同压缩比例、不同存储格式、不同饱和度的图片和JPEG2000的图片,并且收看正常播放时的视频图像、网络抖动(视频和声音传送卡带、马赛克)、旧电影(采样频率低声音质量低)和中期电影、后期电影的影像资料。 |
第 13 周 自 5 月 19 日 至 5 月 25 日 | 第六章 数字图像与视频 1、图像颜色的基本概念和颜色模型;2、图像的基本属性和种类;3、JPEG压缩编码概述 ;4、JPEG的算法;5、JPEG压缩编码案例 ;6、JPEG2000;7、哈尔基函数;8、哈尔小波函数和哈尔小波变换;9、二维哈尔小波变换及方法;10、MPEG技术概述;11、数据率和帧内图像I的压缩编码算法;12、预测图像P的压缩编码算法;13、双向预测图像B的算法和MPEG Video编码技术 | 重点: 1图像颜色的基本概念、颜色模型、基本属性和种类 JPEG、JPEG2000压缩编码概述 MPEG技术概述 难点: JPEG的算法 JPEG2000算法 MPEG Video的概念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。 (2)进入媒体品质(配赏析说明)频道,查看不同色彩、不同分辨率、不同压缩比例、不同存储格式、不同饱和度的图片和JPEG2000的图片,并且收看正常播放时的视频图像、网络抖动(视频和声音传送卡带、马赛克)、旧电影(采样频率低声音质量低)和中期电影、后期电影的影像资料。 (3)完成网上章单元测试。 |
第 14 周 自 5 月 26 日 至 6 月 1 日 | 第七章 超媒体与WEB系统 1、超文本与超媒体;2、World Wide Web简介;3、HTML语言的基本语法;4、HTML常用标记符;5、HTML编辑软件DreamWeaver;6、XML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;7、DTD和XML 相关技术; | 重点: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 WWW的工作原理 HTML语言的常用标记 XML语言的原理与应用 难点: XML语言的原理与应用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。 (2)使用Dreamweaver学习HTML语言,并进行简单网页的制作。 (3)上网搜索相应的网页信息,了解网页制作软件的最新发展和制作效果。 作业:制作多媒体个人网站,要求以.rar压缩包形式提交,截止日期6月8日 |
第 15 周 自 6 月 2 日 至 6 月 8 日 | 第七章 超媒体与WEB系统 1、超文本与超媒体;2、World Wide Web简介;3、HTML语言的基本语法;4、HTML常用标记符;5、HTML编辑软件DreamWeaver;6、XML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;7、DTD和XML 相关技术; | 重点: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 WWW的工作原理 HTML语言的常用标记 XML语言的原理与应用 难点: XML语言的原理与应用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。 (2)完成上周布置的作业。 (3)完成网上章单元测试。 |
第 16 周 自 6 月 9 日 至 6 月 15 日 | 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扩展 1、多媒体网络基础;2、网络存储技术;3、视频会议系统;4、IP电话技术;5、流媒体技术;6、接入技术 | 重点: 多媒体网络基础 视频会议的网络技术 IP电话原理 流媒体技术 难点: 接入技术 网络存储技术 | 6 | 活动: 学习网上课件。 作业: 上网搜索相应网站中有关多媒体技术扩展部分的内容,关于网络存储技术、视频会议系统、IP电话技术、流媒体技术、接入技术几个内容,任选其一完成一篇技术描述或拓展的论文,截止日期6月29日。 |
第 17 周 自 6 月 16 日 至 6 月 22 日 | 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扩展 1、多媒体网络基础;2、网络存储技术;3、视频会议系统;4、IP电话技术;5、流媒体技术;6、接入技术 | 重点: 多媒体网络基础 视频会议的网络技术 IP电话原理 流媒体技术 难点: 接入技术 网络存储技术 | 6 | 活动: (1)学习网上课件。 (2)做上周布置的作业。 (3)完成网上章单元测试。 |
第 18 周 自 6 月 23 日 至 6 月 29 日 |
|
|
| 活动: (1)针对重点难点复习网上课件。 (2)参与网上讨论。 (3)复习备考。 (4)完成多媒体技术扩展论文。 |
自 学 提 示 | 一、自学时要充分利用课程教学网站上提供的各种资源,尤其是各种展示和动手的实验,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。 二、一定要多上机练习,通过使用软件来掌握软件。 三、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的优势,通过搜索引擎、讨论组等方式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。 四、本课程的记分方法:考试占50%,平时作业占40%,网上学习表现占10%。 任课教师: 李小平 |
通讯地址:北京理工大学远程学院 邮政编码:1000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