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波武器
声波武器

我们知道,声波是机械纵波,它可以在固体、液体和气体中传播。 人们日常可以听到的声音便是 20-20000Hz频率范围内的声波。 目前军事领域中应用的主要是次声波部分(即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)。 和可闻声波相比,次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,能量衰减缓慢,隐蔽性好, 不易为敌人察觉,所以军事上常用次声波接收装置来侦察敌情。 另一方面,次声波武器还可直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。那么,它的 杀伤原理是什么呢?这里要涉及到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——共振。原 来,次声武器是利用和人体器官固有频率相近的次声波与人体器官发生 共振,导致器官变形、移位、甚至破裂,以达到杀伤目的的。次声武器 大体可分为两类:

(1)“神经型”次声武器。次声频率和人脑阿尔法 节律(8-12Hz)很接近,所以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便要刺激人的大脑, 引起共振,对人的心理和意识产生一定影响:轻者感觉不适,注意力下 降,情绪不安,导致头昏、恶心;严重时使人神经错乱,癫狂不止,休 克昏厥,丧失思维能力。

(2)“器官型”次声武器。当次声波频率和 人体内脏器官的固有频率(4 -18Hz)相近时,会引起人的五脏六腑产 生强烈共振。轻者肌肉痉挛,全身颤抖,呼吸困难;重者血管破裂,内 脏损伤,甚至迅速死亡。

次声武器的优点在于:

①突袭性。次声波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三百多米,在水中传播更快,每秒可达 1500m左右。次声波是常人听不到、看不见的,故除了传播迅速之外,次声波又具有良好的隐蔽性。

②作用距离远。根据物理学原理,声波的频率越低, 传播时介质对它的吸收就越小,波的传播距离也越远。比如,炮弹产生的可闻声波,由于衰减快,在几千米外就听不到了,但它产生的次声波,可传到80km以外;而氢弹产生的欢声波可绕地球传播好几圈,行程十几万千米。故高强度的次声武器具有洲际作战能力。

③穿透力强。传播介质对低频率的声波吸收较小,故次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。一般的可 闻声波,一堵墙即可将其挡住,而实验表明,次声波能穿透几十米厚的钢筋混凝土。因此,无论敌人是在掩体内躲藏,还是乘坐在坦克中,或深海的潜艇里,都难以逃脱次声武器的袭击。

④次声波在杀伤敌人的同时,不会造成环境污染,不破坏对方的武器装备,可作为战利品,取而用之。需指出的是,目前次声武器发出的次声波的强度和方向性等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,所以真正应用于战争的次声武器还不多见。

据说,第一台次声波发生器是由法国人在1972年发明的,它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损害5km以外的人。发明者还得出结论:频率为7Hz的次声波 可对人体造成致命的打击。有报道称,美军在干预索马里期间已经试用 过某些音响或声音武器的样品。这些武器可以使人的内脏发生震动,把人震昏,使人感到恶心,甚至使肠子里的粪便液化,不断腹泻。

此外,超声波在军事上的应用也很多。由于海水有良好的导电性,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很强,因而电磁雷达无法探测水下作战目标(如潜水艇)的方位和距离。所谓超声波,是指高频率的机械波(频率大约在20kHz以上)。它具有能流密度大,方 向性好,穿透力强等特点。超声波在空气中衰减较快,而在固体、液体中的衰减却很小,这正好与电磁波相反。这种情况下,超声波雷达——声纳,便可发挥巨大的威力。

内容出自:http://www.wsbedu.com/wu51/wus3.asp?wai=195&wai2=ji